日月潭紅茶

日月潭紅茶的種植歷史可追溯至日據時期,台灣於日據時代開始生產紅茶,一開始試種在桃園地區,但成效不好。直到1920年代引進印度阿薩姆紅茶,分別在埔里、水里、魚池等地區試種,結果發現日月潭地區氣候環境非常適合阿薩姆種生長。年平均溫度為19.5度、年雨量2000~2500公厘,且日月潭是個盆地,終年溫、濕度穩定。埔里、水里、魚池等地區種植紅茶的風氣從此逐漸發展開來,又因日月潭周圍自明清以來就傳下一個美麗的名稱,叫作做水沙連,所以又有人叫日月潭邊產的紅茶為「水沙連紅茶」。
大葉種製成的紅茶,葉形呈條索狀,水色艷紅清澈,香氣醇和甘潤,具有天然肉桂及薄荷香氣,滋味濃厚,色澤與味道都強烈,烘焙好的茶葉呈現黑褐色, 沖泡時,水溫宜用90度,以200cc的茶壺容量來說,茶葉應置入15~20克,可依個人喜好?泡濃淡,沖泡後茶水呈現如紅寶石的澄清紅色,香味可以迅速沖泡出來,並具有特殊的澀味,極緻的色香味足可媲美大葉種紅茶原產地印度及斯里蘭卡的頂級紅茶。
日月潭紅茶除了單獨沖泡外也適合將其與其他茶混和飲用,皆能喝出日月潭紅茶鮮美甘醇之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