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產於河南信陽境內的大別山區海拔約在300~800公尺之間,此地高山雲霧多,空氣濕潤, 日夜溫差大,且因枯枝落葉多,腐爛為土偏酸性,是最適合茶葉生長的環境。這裡所產出的茶葉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茶葉味香濃,芽葉持嫩性強,因芽葉細嫩有峰梢,精製後緊細有尖,所以叫毛尖,又因產地在信陽,故得名“信陽毛尖”。
關於信陽毛尖的來源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陽本沒有茶,鄉親們在官府和老財的欺壓下,吃不飽,穿不暖,許多人得了一種叫"疲勞痧"的怪病,瘟病越來越兇,不少地方都死絕了村戶。一個叫春姑的閨女看在眼裏,為了能給鄉親們治病,她往西南方向翻過九十九座大山,找到一種消除疾病的寶樹,但其種子必須在10天之內種進泥土這時的她累得精疲力盡,想到10天之內趕不回去,無法搶救鄉親們,春姑難過的哭了,神農氏老人見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兩下,春姑便變成了一隻畫眉鳥。小畫眉很快飛回了家鄉,將樹籽種下,見到嫩綠的樹苗從泥土中探出頭來,畫眉高興地笑了起來。這時,她的心血和力氣已經耗盡,在茶樹旁化成了一塊似鳥非鳥的石頭。不久茶樹長大,山上也飛出了一群群的小畫眉,她們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葉,放進病人的嘴裏,病人便馬上好了,從此以後,信陽一帶種植茶樹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有了茶園和茶山。
信陽毛尖的外形條索緊細,呈清黑色,一般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色澤翠綠,採摘有一定堅持:不採老,不採小,不採馬蹄葉,不採茶果,採摘後需及時炒制,炒制的工序是:青葉入生鍋—熟鍋—初烘—攤涼—復烘—擇揀—再復烘—包裝入庫。 沖泡後色澤翠綠,衝後香高持久,滋味濃醇,回甘生津,湯色明亮清澈,香高持久,滋味濃醇,不含雜質,回甘悠長,值得您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