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龍井茶產於中國西湖龍井一帶,屬於一種炒青綠茶,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其生長環境極為特殊,龍井以南山區北高南低,氣候溫暖,常年面向有著濕潤水氣的南風,形成種植出優異龍井茶最適宜的環境。龍井茶樹葉色青綠略帶糙米色,葉形扁平滑亮,沖泡後茶湯成碧綠色,味道甘醇而柔和,香氣清長。
關於西湖龍井茶的來源說法很多,有一說為清朝乾隆黃帝一次南巡杭州時,在龍井一帶歇息,未料喝下後竟覺淡然無味,卻在待片刻後,香氣瞬間瀰漫於齒頰之間,他順手摘了幾片嫩芽夾於書本中,回到北京後,乾隆皇帝忽然憶起龍井茶的獨特香氣,便下令進貢龍井茶,幾經查詢,才知它產於龍井的王氏茶園,於是下旨封為御茶,專為皇上進貢,使得龍井茶聲名大譟,價值瞬間倍增,後來成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另外還有一說,古時,龍井山上的荒涼村落住著一個孤苦無依的老太婆,只要是經過此處的旅客或是辛苦勞動的人們,老太婆便以經年留下的粗茶供他們解渴休歇,不論晴雨,始終如一。在某一寒冷冬夜,有一位老先生前來茅屋避雪,赫然發現門前石臼內的茶渣價值非凡,於是便和老太婆商議買賣,老太婆誤以為老先生要買的是石臼,遂將茶渣倒於後院的十八株茶樹上,後來竟因茶渣的滋潤而生長良好,成為龍井茶樹的原始樹種。
西湖龍井茶依其採摘時節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為明前茶,用清明之前採摘的嫩芽炒製,所泡出來的茶為西湖龍井中的最上品。第二種為雨前茶,採摘於穀雨之前的嫩芽又稱「二春茶」屬龍井茶中的上品。在最近幾年,隨著茶樹種植水平的提升,也為了追求其豐富的產量,西湖龍井的採摘期已延續至立夏,此時的茶稱為「三春茶」,品質較明前茶和雨前茶來的普通。過了立夏之後,依然能採摘,但是其茶葉已經有茶梗,為了保持西湖龍井的優越品質,不能製成綠茶,一般會被加工成為罐裝的茶類飲料。
要成為品質優異的西湖龍井茶,須經過一番複雜的製作工序,自採摘手法開始就有堅持,由於西湖龍井的新芽較一般來的鮮嫩,故不能以指甲採摘,而是要拔出嫩芽,據說,為保持其完整性,還會有技術精湛的採茶姑娘用嘴脣來採取新芽。芽葉採摘後,還須經過半天左右的晾曬,以清除青草的味道。後以手工方式炒製,包括「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等十大手法。而整個炒茶過程又可分青鍋、回溯、輝鍋三個階段,絕不馬虎。
本店為呈現西湖龍井的頂級滋味,使用最原始的手工炒製技術生產之好茶,邀您體會西湖龍井之所以深受乾隆黃帝喜愛的原因,感受其柔和甘醇的口感和清心持久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