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

大紅袍為千年古樹,產地再福建省武夷山東北部天心岩下永樂禪寺之西的九龍巢,因早春茶芽萌發時,若自遠處望去整樹紅艷似火,彷彿紅袍披樹而得此名。關於大紅袍的來由則據傳於明朝年間,有一秀才晉京趕考,路經武夷時,由於長期壓力累積、擔心競試成果而導致突然發病無法繼續趕考,而滯留於天心寺內,碰巧當時有位高僧深知寺旁茶樹具有特殊功用,便親自攀岩採取茶樹之嫩葉,沖泡成茶給予秀才飲下。喝下後竟不藥而癒,便立即快馬加鞭前往京城赴試。後來考取狀元,為了答謝昔日高僧慈悲為懷相救,專程重回天心寺拜謝,更將皇上所賜的紅袍覆於當年救命之茶樹上,以表達感謝之意,就在同時茶樹竟煥發出耀眼紅光,從此之後,那株茶樹便得「大紅袍」之名。
大紅袍是武夷四大茗叢之首,而所謂四大茗叢就是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現今,大紅袍已成稀世之珍,於陡峭絕壁上僅存三株,一旁還有朱德題刻「大紅袍」三字。此地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再加上位於峭壁,施肥不易,卻有岩縫中滲出的泉水可以灌溉,也就是如此特殊的地理環境,讓大紅袍有別於其他茶種而成為武夷岩茶中品質最優異者,因此,從元明代以來便為皇室貢品。
此茶樹為灌木型,樹冠成展開狀,分枝密集,葉片則呈橢圓狀,色澤深綠具光澤,且略帶紫。而其採製技術更為其他岩茶精細:每年春天,採摘3~4葉,經曬青、涼青、做青、炒青、初揉、複炒、複揉、走水焙、簸揀、攤涼、揀剔、複焙、再簸揀、補火等步驟而製成。成品呈條索緊結狀,沖泡後湯色明亮,葉片展開具有綠葉紅鑲邊之美感,入口後,帶有蘭花香的香氣瞬間充斥於鼻間,久久無法消散,且多次沖泡仍具香味,有「武夷茶王」之稱。
本店的大紅袍堅持讓您感受這自古至今人人稱讚的一等好茶,就讓這難掩的香氣立即攻佔您的味蕾!